作者:生科人梁智强
有哪些疾病可以用細胞治療?
有哪些醫院/醫師,可以做細胞治療?
細胞治療怎麼收費?
目前開放了「自體免疫細胞」、「自體幹細胞」兩大類細胞治療技術
台灣在 2018 年特管辦法修正條文公布後,開放了 6 項細胞治療技術。自體免疫細胞治療,主要應用於癌症治療。而自體幹細胞治療,應用範圍則包括了骨科、風濕免疫科、整形外科、皮膚科與醫美。
免疫細胞申請案,目前已經通過 6 件
衛福部醫事司司長曾在公開演講提到,免疫細胞治療目前優先開放給癌症末期或治療無效的患者;而這些患者由於病情多變,除了免疫細胞,同時可能需要較多的其他醫療資源一起介入。所以目前免疫細胞治療只開放給醫院實施。
目前第一到三期癌症患者進行細胞治療的收治標準為,按癌症治療指引使用第一線和第二線用藥皆治療無效,再復發時可以選擇細胞治療。
診所由於醫療資源相對較少,短期內可能難通過申請。我想,大概要等過一陣子,確認台灣免疫細胞治療的成績普遍安全,才會進一步開放給診所吧!

幹細胞申請案,目前已通過 0 家
據說評審專家認為,「軟骨細胞移植」、「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或軟組織缺損」相對比較安全,所以不只是醫院,診所也是有機會通過申請的喔!
可自行在醫事司網站,下載核可名單
石司長曾在公開演講中提到,將會推出細胞治療的專屬網站,提供核可醫院、核可醫師、核可細胞製造場所、治療成效...等資料。
但他也說,網站可能要等到今年年底,才生的出來...
所以現在若想找到官方核可名單,就到醫事司的網站,自己下載吧!(由此前往)
哪家醫院或醫師的技術比較好?
老實說,不知道,因為大家都是新手上路。或許評估細胞製造商的技術,可能是一個方法。
老實說,培養免疫細胞、幹細胞的方法不難,查詢科學文獻或請細胞培養基廠商提供資料,都可以查到。
但就像釀酒、做麵包、泡咖啡一樣,今天跟明天做出來的口味不一定一樣。甚至同樣的食譜,不同廚師煮出來的菜味道不一定一樣。
所以即使照著論文、說明書的方法培養細胞,只要生產環節有一點差異 (溫度、濕度、原料品牌、試劑批次...等),培養出來的細胞品質與特性可能就會差很大。細胞品質/特性不一樣,當然無法期望獲得相同/相類似的臨床效果。
所以若該公司/實驗室所生產的細胞,曾經在國內外進行過人體臨床試驗;或花錢做技術轉移,把國外使用十多年的成熟技術移植過來,可能臨床效果比較能預期。
如何收費?
衛福部參考國外的經驗,目前是希望業者能夠採分段收費。
然而癌末患者的病況多變,可能在細胞還沒培養好,或療程只完成一半,病患就無法再繼續療程了。那麼剩下未注射的免疫細胞既不能給他人使用,該如何處置?生產費用如何計算?
不過衛福部沒有硬性規定業者該如何分期,還有療程的收費上限 (
你可能會有興趣:
- Facebook 相簿:細胞療法求診懶人包
- Facebook 相簿:細胞療法求診懶人包_找醫師篇
- 【特管辦法細胞文】DC 療法是什麼?一張表搞懂 3 種樹突細胞癌症療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