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9年5月10日

想成為手沖咖啡玩家?知道怎麼沖人生的第二杯咖啡,更重要!

作者:生科人 梁智强




一刀、二刀、三刀流
錐形濾杯、梯形濾杯、蛋糕濾杯
一刀流、二刀流、三刀流
中心注水、不斷繞圈、點滴法
高溫細粉、高溫粗粉、低溫細粉、低溫粗粉


身為一個咖啡新手,想入門開始玩手沖咖啡,我到底要怎麼選,才能泡出一杯好喝的手沖咖啡?

身為一個過來人的真心話:隨便選吧!



真的別想了,先完成人生的第一杯手沖咖啡再說吧


回想當初我是這樣子入坑的: 

在Youtube先看過一部又一部地教學短片,在咖啡店一遍又一遍地看著Barista沖煮咖啡,也借了好幾本介紹手沖咖啡熱門書回家做功課。到頭來,自己仍然不知道該買什麼器具,用什麼手法,才能在家開始自己的手沖咖啡玩家人生。

最後,仍然是在心臟蹦蹦跳、腦袋一片空白的狀態下,完成人生的第一杯手沖咖啡?!

至少我是這樣開始的。

所以,不要管你選的參數對不對,先放膽沖出你人生的第一杯手沖咖啡吧。但要盡可能的記下你所使用的參數喔!


手沖參數,會影響你手中那杯咖啡的風味


其實手沖咖啡很簡單。就是透過手沖工具與手沖技巧,把咖啡粉裡面的成分溶解到水中,完成一杯手沖咖啡。 




一杯好喝的咖啡,要符合SSCA規範的金杯準則:萃取率藉於 18-22%,濃度藉於 1.2-1.4%。專業版的金杯準則,是給咖啡師用的。但其中有兩個觀念,對於只是想練習沖出一杯好喝咖啡,在家成為業餘玩家的我們,也是很有幫助:萃取率、濃度

萃取率:從咖啡豆(粉)中把多少咖啡物質分離。
濃度:把咖啡物質溶解在多少水

而前面為什麼要建議你記下手沖參數呢?因為它們會影響咖啡的萃取率與濃度,決定你手中那杯咖啡的味道。所以同一包咖啡豆,用不一樣的手沖參數,可以得到風味很不一樣的咖啡。這就是手沖咖啡好玩的地方。

要記下哪些參數?是否新鮮現磨?起始水溫幾度?用哪一款濾杯?水粉比?咖啡豆使用的研磨刻度?沖煮時間?

接下來,就是要沖第二杯咖啡。但在這之前,先喝杯咖啡吧。對!就是剛才糊里糊塗沖的,你的手沖玩家人生的第一杯咖啡


問問自己,喜歡這杯咖啡的風味嗎


喜歡?覺得太好喝了?恭喜你,那你只需要用剛才使用的參數,再沖一次吧。如果第二杯的風味還是跟第一杯很像,恭喜你,可以離開新手村了。

不喜歡?那你會如何形容剛才這杯咖啡的風味?太酸?太苦?太濃?太淡?

  • 太酸,基本上就是萃取率太低
  • 太苦,基本上就是萃取率太高
  • 風味太濃太集中,像 espresso?那下一回就沖淡一點吧!
  • 風味太淡,像有咖啡味道的水?那下一壺就沖濃一點吧!

萃取咖啡時,風味的順序大致上是:香氣、酸度、甜感、口感、苦澀。

因此喝下咖啡,想想看這杯的味道,搭配玩家版的金杯準則,我們就能知道第二杯咖啡的手沖參數,該往哪一個方向調整了。





想讓下一杯咖啡的風味往哪個方向走?


大齒輪做粗調、小齒輪做微調。手沖咖啡的參數對咖啡風味的影響力,也是有分大小。影響程度由大到小排列,大抵上是:



新鮮度:新鮮現磨的咖啡豆,香氣與酸質會比較明顯活潑;陳放的咖啡豆風味盡失,甚至有油耗味。
水溫:水溫增加,萃取率會增加。水溫降低,萃取率會降低
濾杯:V60是香氣酸質強化、花瓣濾杯是甜感強化、KONO濾杯是前段風味強化……。關於濾杯特色,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
水粉比:水少則風味集中,入口後濃烈風味在口中炸開;水多則風味有層次,入口後能感覺風味隨時間的變化 (就像威士忌對水)
研磨度:磨細,萃取率會增加。磨粗,萃取率會降低
沖煮時間:沖煮時間短,則風味為偏香氣與酸質。若透過點滴法、斷水法、小水柱法延長沖煮時間,會提高萃取率與濃度,讓風味偏向甜感或厚實。




若風味只是想小調整,只要選擇影響小的參數做調整即可。例如縮短沖煮時間,去除尾段的苦澀味。若風味想要作大調整,可以選擇影響大的參數做調整。例如調細研磨度,讓風味由強調香氣與酸質,變成強化甜感與口感。 




多沖多喝多想,一起往玩家邁進


透過『沖一壺,品嘗一下,決定下一壺的手沖參數』,然後不斷的練習,就能讓我們的咖啡越沖越好喝、越沖越穩定,往職業級的業餘玩家升級。

然後有一天你會忽然發現,怎麼濾杯越買越多、手沖壺越買越多、咖啡豆越買越多…… (剁手),掉入永無止盡的深淵啦 (抖) 




最後借一句韓老師的名言:咖啡萬歲,多喝無罪



你可能會感興趣